查看原文
其他

菁英丨周健:他用生命换来的疫苗,彻底歼灭宫颈癌

Jimmy 新三届 2020-08-25



人物简介

周健(1957~1999)


周健,1957年出生于杭州,中国医学科学家,宫颈癌疫苗共同发明人。1982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先后在浙江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1988年申请到位于英国剑桥大学的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肿瘤和病毒实验室从事病毒和癌症研究。

1987年2月2日,《人民日报》 报道了周健等在食道癌组织中首次测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证实是引起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周健和夫人孙小依前往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工合成HPV疫苗。1999年3月9日,周健在回国学术访问时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2岁。2015年,周健和伊恩·弗雷泽博士凭借宫颈癌疫苗获“欧洲发明奖”。


原题

一位中国人用命换来的疫苗,

彻底歼灭宫颈癌



原作: Jimmy 

转载自微信公号澳洲网



癌症

对许多人来说

都是闻风丧胆

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



对女性朋友来说

宫颈癌

更是可怕

不光是难治疗

更是难以预防...


但就在2018年10月

各媒体宣布

澳洲将成为世界第一个

攻克宫颈癌的国家!!



宫颈疫苗在澳洲效果显著

预防癌症的几率高达93%



澳洲也预估

2022 年底之前

宫颈癌在澳洲将被归类为

"罕见癌症"

患病率应会降至

每 10 万人中不到 6 人

2028年

宮颈癌会彻底灭绝!!



这一切听起来是如此美妙

又让人如此放心

但很少人知道...


在这背后

最需要感谢的

是一位默默付出的华人科学家

他的名字叫做


周健




01


"熊孩子"传承医生世家,痴心求进,一直走到医学最前沿



时间回到2006年8月28日

在澳洲昆士兰州的亚历山大医院



一对昆士兰姐妹

接种世界第一支宫颈癌疫苗

为他们接种的人

就是疫苗的项目领导

Ian Frazer



而在一旁见证这激动时刻的

还有一对华人母子

他们和Ian Frazer一样

欣喜之余

内心也有一股难言的落寞...


因为这支疫苗的最大功臣

也是拯救所有饱受宫颈癌病患的英雄

没办法陪着他们看到这个历史时刻


“这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人们终于可能接受这种疫苗

但这也是一个悲伤的时刻

因为我的父亲今天不能够和我们在一起。”


周健的儿子周子晞

在替父亲接过奖状时

难掩自己对父亲的思念...



周健

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男孩

在1957年2月24日

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



家人看着特别调皮的周健,都觉得要他继承家业,实在是不可能,谁也没想到33年后,这个孩子发明出第一种癌症疫苗。



1977年,那年周健20岁,正好中国刚恢复高考制度,周健在那之前一直在工厂工作,看到机会来临,赶紧拿起书本努力苦读,当年就考上温州医科大学。


温医大七七级临床医学二班毕业合影(后排右三周健)



1980年,周健刚考上了浙江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继续开垦着他钟爱的科学土地。同时,德国科学家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证实,宫颈癌是由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致,这是第一种确定病因的癌症。


周健心里想,如果能确定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癌症,那应该就可以做出疫苗来进行预防。


于是,周健一头扎进宫颈癌疫苗研究的世界,为了研究,他前往浙江、河南、北京…寻找研究资料,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8年,周健申请到位于剑桥大学的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肿瘤和病毒实验室作研究。也成为了国际HPV研究先驱Lionel Crawford教授接收的第一位中国研究员。



也是在这里,

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好伙伴...


02

跟随好友前往澳洲,与毕生所爱齐心研发疫苗


当时的周健醉心于做实验,每天都是最早到研究室,也是最晚离开。


除了研究室,最常出现的就是学校的咖啡店。

但在这两个地方,周健发现还有另一个常常看见的身影。


那就是同样专注于宫颈癌疫苗研究的Ian Frazer教授。



两人一见如故,

常常交换彼此的研究心得

谈合作理念,并一起验证新的想法



时间飞快,两年过去

周健与Ian Frazer都顺利毕业

两人也谈起之后的规划


"Frazer,你毕业后要去哪呢?"

"我要回澳州继续研究。"

"澳洲是个好地方吗?"

"是啊,是个很不错的好地方。"


周健听到自己的好友要回澳州发展,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带着妻儿一起

踏上澳州这块陌生的土地

继续和朋友研究宫颈癌疫苗


周健夫妇与Frazer合影


1990年

这三人一起面对

全世界研究员

都无法破解的世纪难题

那就是如何获得HPV病毒



因为HPV病毒

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特性

那就是只能在活细胞体内繁殖生存

一旦被抽取离开

就会立刻死亡



那时候科学家没办法

在实验室中培育出HPV病毒

没有病毒也代表无法获得基因组

没有基因组

更别谈研发疫苗了...


当时,全世界有两千多名科学家在研究HPV与宫颈癌,他们废寝忘食,希望于找到提取或制作HPV病毒的方法,周健与Frazer也不例外。



周健遗孀孙小依,

曾在接受SBS采访时谈起此事。


"我永远都记得

见证合成HPV病毒的那一刻,

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偶然,

也是一个必然。"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失败

一次周健带着孙小依在晚上外出散步时

突然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



“病毒的外壳 L1、 L2都表达得非常好,

把两个蛋白加到试管里去,

看看会不会合成病毒颗粒?”


面对丈夫的异想天开

孙小依笑了出来


"你傻啦,如果这么简单

其它人早就发现了

还会轮到我们?"


她不知道周健是不是故意想逗她开心

但她一直记得当时

周健的眼神是认真的


当时为丈夫担任助手的孙小依,在周健的一再催促下,又花费一两周时间在实验室里将两个蛋白外壳合成。



当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病毒颗粒的那一刻,夫妇俩“呆住”了。


"那是一颗完整的,

体外合成的病毒颗粒...

我当时真的不敢相信..."



世界上第一个宫颈癌病毒颗粒就这样诞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那时,周健33岁。


“那像是昨天发生的事

1990年年底那个特别的日子

我一看到他们夫妻俩给我的病毒图片

我就知道这可以制成疫苗!!"



Ian Frazer回忆起当时的事发经过

他们三人都沉浸在喜悦当中

但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03

在故乡的环抱中离去... 周健不辞辛劳服务母校


“周健是个不忘根的人。”


孙小依说着,边回想起当时的情况。



在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后,周健并没有缓下他的脚步,九年来都一直致力于世界各地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


每年3月,周健也一定回到母校温州医学院看在那里进行的临床试验。


1999年的3月也不例外……


1999年3月8日

当周健刚回到杭州的家时

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给家人报平安



"爸爸,你这次回来

可以帮我买新的

Lego玩具积木吗?"


面对儿子的可爱要求

周健爽快的答应了


"当然好啊,等爸爸回去就帮你买。"


却没想到

这成为周健一直没办法实现的承诺


3月9日

当孙小依接到国内家人的电话时

周健已经因感染性休克在中国去世

享年42岁。



“他可能太累了吧...”


孙小依叹息说着...



周健离开后的第六年,2005年底的一天,宫颈癌疫苗临床试验成功。


这时,Frazer正远在纽约开会,当记者打电话给他时才知道这个消息。


Frazer第一时间不是联络谁,就是给孙小依打电话,兴奋地告诉她这个消息,但又马上哽噎地说不出话来...


“可惜周健没有看见这一天...”




多年来,HPV疫苗的研究成果多次登上世界各地的领奖台,Frazer也从来没有忘记他的好朋友、好战友,周健。


2006年1月,Frazer和周健被报道为“年度澳大利亚人”。


2006年8月,昆士兰副州长宣布以周健的名义设立智慧之洲高级基金。


2015年,周健与Frazer共同获得被称为欧洲发明界奥斯卡奖的—— 欧洲发明奖。


Frazer发誓:

要铭记周健,

并让他的贡献为世人所知。



2014年的初夏

周健逝世15周年的时候

周健的母校,温州医科大学

校园内立起的一座雕像

吸引来一批独特的访客



那是令人怀念

充满温柔

又爽朗的笑容

看到的人都明白


那是周健


周健家中一行8人也来到校园中,周健92岁的母亲在孙子周子晞的搀扶下,慢慢走向周健的雕像。



“儿子,我来看你了”


老母亲呢喃着,轻轻搂着“儿子”的腰,将头轻轻埋进他的胸口,又举起手,轻抚周健的脸庞,泪水止不住的从眼眶中溢出。


04

结语


已经逝世19年的周健博士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很快地,也将迎来他逝世20周年。直到现在,Frazer教授因这一款疫苗获奖时,他都会深情的跟媒体坦白,没有周健,就没有他,也没有这支拯救无数人的疫苗,两人之间跨越人种与国家的友情,也让人为之动容。


澳洲昆大,在每年都也都会举办一次“周健讲座”,邀请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来演讲。布里斯班的亚历山大公主医院和澳大利亚癌症研究中心(Australia Cancer Council)都设有以周健命名的会议厅,同时以周健命名的研究基金等还在运作。如同Frazer发誓的一样,澳洲也一直铭记周健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周健用他的生命,协助研究出来的成果来造福了全人类,尽管他只活过短短的42年,却用尽了全力,去拥抱了他所挚爱的工作、生活、家人、朋友。他的贡献也将持续被流传下去,在此,我们也一起缅怀这位"英雄",斯人已逝,记忆永存。


本文由澳洲网记者整理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新三届菁英

以后就叫顾益康“省级农民”好不好?

总工程师苏权科: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

高考拯救了我们这一代人

歼20总师杨伟:初中毕业高考差1分上清华

一个班级走出三型飞机总设计师

统帅部点赞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国产航母副总师孙光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张首晟:距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新三届人

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

文小刚获国际理论物理界最高殊荣

"新三届"走出13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张益唐和北大数学系78级

宁铂:从少年班神童到云海法师

36岁当副省长,刘源是谁推荐的?

郭仁忠:智慧城市的“追梦人”

易中天为何出离武汉大学?

北大"网红"校长林建华的B面

胡风之子张晓山: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刘震云:如果不是高考,我可能在搬砖

郭建梅:中国首位公益律师的苦与乐

米鹤都:记录红卫兵一代

我认识的刘鹤,一位逻辑清晰的经济学家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熊晓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中起飞

陶海粟:奇人邓英淘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高华,历史守夜人

岳彩轮: 父母"战火中的青春"一直给我力量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咳嗽的克星

比冰糖炖雪梨更好喝

更有效的化橘红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